日常生活中,如果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当血钙水平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就会促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具有破骨作用,即将骨骼中的钙反抽调出来,藉以维持血钙水平。在缺钙初期,缺钙程度比较轻的时候,只是发生可逆性生理功能异常,如心脏出现室性早博、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等反应。持续的低血钙,特别是中年以后,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首当其冲的是骨骼,由于骨钙持续大量释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另一方面,在甲状旁腺持续升高的情况下,由于甲状旁腺素具有促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启而关不住,以及阻抑钙泵,使钙泵功能减弱,造成细胞内钙含量升高。持续的细胞内高钙,激发细胞像失控的野马,无节制亢进,造成细胞能量耗竭。与此同时,代谢废物又得不到及时消除,便会构成自身伤害,致使细胞趋向反常的钙化衰亡。由于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钙可以控制心率和血压,也参与肌肉的收缩活动。没有这种物质,我们的身体就不能自如活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缺钙的人就想整天躺在床上。所以如果由于缺钙感到疲倦,可以吃点意式芝士,酸奶或牛奶。这些都是高钙食品。不过,疲倦仅仅是缺钙的一种表现。失眠、高血压、经前抽筋、怕冷,甚至感到过度紧张也可能是缺钙的标志,因为钙能帮助调节神经系统。
有很多日常可得的食物能帮我们补充钙质、强健骨骼。例如芹菜、油菜、雪里红,羊肉和鸡肉,以及各种鱼虾类水产品和大部分干果等。
膳食结构不合理:
蔬菜中的草酸、膳食纤维也会阻止钙质的吸收。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直接导致中国90%的人终生钙处于饥饿状态。
不良的饮食习惯:
吸烟 、喝酒、常喝碳酸饮料 (这些都能造成人体酸性化,使人体中的钙流失;而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能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直接阻止钙的吸收。)
常喝浓茶 (茶水中的茶碱能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
常喝咖啡 (咖啡因能促使体内钙的流失和尿钙排出增多)
高盐摄食 (使尿钙排出增多而大量流失)
饮食搭配不良 (大量草酸、植酸食物与含钙丰富食物混食导致钙的无法吸收)
特殊的生理病理需求
更年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突然减少,骨钙被溶解,脱离骨骼的速度就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