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许多研究表明,钙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有人观察,让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男子食用含钙量低的食物10天(每天410毫克钙),检查他们胆固醇含量;然后再让他们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每天2200毫克钙)。结果高钙食物能减少胆固醇总量6%,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减少11%,而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数量则保持不变。专家认为,长时期严重缺钙会引发冠心病。
尿路结石:医生告诉肾结石病人限制食用钙,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一种主要成分。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这可能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个大错误。他们提出,减少肾结石危险的方法恰恰是增加钙摄入量。大家知道,饮食中,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盐,一般情况下,草酸盐在肠道内与钙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就会使多余草酸盐经肠腔吸收而进入血液,最终由肾脏提出。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肾脏细胞不可避免会出现细胞反常钙内流损伤,肾脏回吸收功能减退,尿钙排出增多。高钙尿液与尿中草酸盐结合,形成大大小小草酸钙结石。如果不忌钙,而是采取补钙措施,尤其是补充水溶性钙剂,那么,在胃肠道中与饮食中草酸盐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另外,补充足量的钙可扭转负钙平衡,肾脏回吸收功能正常,尿钙排出减少,结石的可能性也减少。
结(直)肠癌:高脂饮食会过度刺激胆汁的分泌,过量的脂肪酸和胆汁酸是引起结(直)肠细胞癌变的触发剂。有研究证明,患有结肠直肠癌的病人,血清胆汁酸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1倍左右,而癌变细胞中胆汁酸含量比正常细胞高3倍以上。如果用高胆汁酸的饲料喂小白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补充足量的碳酸钙,钙离子与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酸钙和胆汁酸钙随粪便排出,从而消除癌变的触发因子,就能阻抑肠细胞癌变。
钙与肌肉收缩:人体有着健美的身姿和自如的运动能力,这是因为有骨骼肌的兴奋。骨骼肌的兴奋是由钙起着中心作用的,钙离子在肌肉细胞中的浓度变化,调节骨骼肌肉的收缩与兴奋,即使是人们从人体外表看不见的平滑肌和心肌,也是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发生着各种的生理反应。钙像一个指挥官,指挥着全身内外的肌肉运动。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当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此时肌肉中的钙离子浓度是肌肉收缩的基本条件。肌浆网是肌肉中钙的主要储存处,而且是最高度发育的钙运输系统,当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肌浆网中大量的钙将释放出来,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产生肌肉收缩,然后又是在钙泵作用下使肌肉内钙离子排出到细胞外产生肌肉舒张,整个过程迅速而短暂。如果钙在肌肉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会引起骨骼肌的疼痛、抽搐以及功能的下降,也会引起体内所有平滑肌和心肌的不正常运动,使人体丧失灵巧和控制自己运动的平衡和协调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