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营养功不可没 主食粗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
来源: | 作者:pro0c900d | 发布时间: 2014-03-17 | 1915 次浏览 | 分享到:


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细胞负担加重和功能失常,是糖尿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长期的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久而久之可能使胰岛细胞耗竭、功能丧失,导致葡萄糖不耐受,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而低GI的糖类食物由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减慢,将减少餐后肠道激素和胰岛素升高,糖类吸收时间延长,可持续抑制血液游离脂肪酸水平和拮抗激素的反应,同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日常饮食中,减少高GI食物的摄入、多吃低GI食物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白米、白面GI高,都怪精加工

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被人体吸收后分解为葡萄糖作为能量物质使用,它是可以升高人体的血糖的。白面由小麦制成,其主要成分也是淀粉,其血糖指数也很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白米饭的血糖指数为83,而白馒头的血糖指数为88,都是高GI食物。因此,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白面都是GI较高的食物,长期食用对于血糖调控都是不利的。
影响食物血糖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淀粉分子组成,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蛋白质、有机酸、单宁和植酸等成分,以及物理状态等方面。另外,加工方法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也有影响,加工精度越大,GI值越高。
对比我国十几年前和现在的大米标准可发现,我国大米加工的精度有增大趋势。现在我们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精制白米和白面,这些精制白米白面外层(大概30%)营养最好的地方被磨掉了,只留下中间约70%比较细腻、比较白的部分,然后把它磨成面,或者变成精白的大米。这些经过精制的白米白面不仅丢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变得特别容易消化吸收,进入肠胃之后很快就会被消化、变成葡萄糖,然后蜂拥进入血液,特别容易升高血糖,因此它们GI值都很高。所以说,我们的主食都太“精”了。

米饭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专家表示,谷物外壳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中,大量营养素会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米饭“一无是处”,更谈不上是垃圾食品。
事实上,米饭的营养成分并非网帖说的那么“不堪”。米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质占8%-10%,脂肪占1%。此外,米饭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由此可见,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
据营养专家介绍,米饭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却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因为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能够直接被身体消化、吸收,转换成能量,是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还参与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如果血糖浓度下降,脑组织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性障碍。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