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多吃主食,特别是快餐盒饭中,通常白米饭或白面食品的分量很大,餐后的“血糖负荷”比较大,所以餐后困倦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初步的调查提示,餐后容易困倦,意味着血糖控制能力较弱,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也会增加。
研究发现,同样热量的午餐,减少淀粉的量,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就能减轻困倦;减少白米白面等精白食品的量,改成一些全谷杂豆,也能减轻困倦,让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因为这些调整都能够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对预防糖尿病也是有益的。
5 肌肉少,体能差,“瘦”人也爱糖尿病
也许你会觉得,其他项目都能理解,但是,肌肉少点,体能差点,节食减肥反弹过——这些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啊?这些都与血糖控制能力有关。肌肉通过把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的方式,能够“储藏”大量的葡萄糖,而肌肉的各种运动,又会消耗相当多的血糖和糖原。特别是在吃进去大量淀粉类食物,“血糖负荷”比较高的时候,身体更需要肌肉来容纳多余的葡萄糖。所以,一个人的肌肉越薄弱,体能越差,体脂肪比例越高,肌肉容纳和消化葡萄糖的能力越低下,那么在吃精白食物和甜食的时候,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就越低。
节食饥饿会消耗身体的肌肉组织,而体重反弹后,肌肉少了,同样重量下的体脂肪比例就会上升,实际上是一种“偷着变胖”的结果,而这也同样会伤害到身体的血糖控制能力。
6 低血糖更容易演变成高血糖
人体的血糖水平必须维持在稳定范围当中。如果发生了低血糖,人会感觉头晕、腿软、手抖、冒虚汗、饿得发慌、精力无法集中,甚至眼前发黑,晕倒在地。低血糖的人一般都是体能较差、肌肉薄弱、代谢能力低下的人,他们肝脏和肌肉储备糖原的能力都不足,血糖控制能力差,所以一旦身体发福,反而比别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从食物角度来说,那些最容易升高血糖的精白细软食物和甜食,也最容易导致低血糖,因为它们消化快,血糖上升猛,身体就要分泌大量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但是这项工作一旦过度,结果就是血糖水平迅速下降,一直降到低于正常水平,也就是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7 容易招来糖尿病的吃法
在开饭的时候,你会先夹几筷子菜肴,还是先吃几口米饭呢?按大部分中国家庭的传统饮食习惯,长辈都会教孩子们先吃饭,后吃菜;米饭必须吃完,菜可以少吃点。而且在大部分家庭当中,白米饭和白面做的各种面食是一年到头的“主食”,很少能想起来吃点杂粮豆薯替代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