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有哪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埃博拉病例?
答:截至2014年10月15日,西非的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是三大疫情重灾区,确诊病例均超过或者接近千人,民主刚果共和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也出现了病例,美国有3例(其中一例为输入型,已死亡);西班牙有一例输入型病例。
世卫组织估计,到今年11月,会有2000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美国疾控中心估算了最糟糕的局面:到2015年1月,全球将有140万人感染病毒。
疫情的源头——西非太过贫穷落后,医卫条件落后,被认为是疫情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利比里亚,装尸袋已经严重不够用了,很多死于埃博拉的人,因无法“善终”正在成为传播源。
15.全球应对埃博拉疫情是否有漏洞?
答:是的。
美媒援引医学专家的话指出,如果全球能更早关注此次埃博拉疫情(最早是今年3月14日出现在几内亚),目前不至于如此被动。
而造成迟缓应对的一个原因,据称是受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财政预算不足。世卫组织辩解说,它只是技术机构,提供分析和数据,并非“第一响应者”。
对此,知名学术杂志《自然》就发表社论质疑:如果世卫组织都不能及早拉响疫情警报,这事还有谁会做呢?
16. 埃博拉有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答:没有!
尽管离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已经快40年了,目前,全世界仍无针对它的疫苗和特效药。
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出钱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帮助西非对抗埃博拉病毒,而是研究如何应对恐怖的生化武器。
一些全球知名的顶尖制药厂商,在商业利益的指挥棒下,因埃博拉疫情多发生在贫困的非洲地区,而不愿研制“无利可图”的抗埃博拉药物。
也就是说,全球现在研究埃博拉病毒药物等的努力,微乎其微几乎没有进展。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有一些人认为,此次美国至少两位医护人员“中招”,最近这几天正全速研究如何防范和治疗埃博拉,这给全球抗埃博拉战役的胜利带来了曙光。
17.为什么还不发布旅行禁令?
答:旅行禁令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延缓埃博拉病毒在全球传播,也会极大损伤相关地区的经济,还会给国际社会对西非“疫区”的各种援助设置障碍。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应该齐心协力把目光聚焦在西非“疫区”,迅速行动起来给予援助,而不是讨论何时发布旅行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