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中的益生元及益生元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婴幼儿配方食品是目前益生元应用最为成熟的食品,这得益于益生元功效上与母乳低聚糖的相似性。母乳中含有130多种低聚糖的混合物,在母乳初乳中含量为10—20克/升,成熟乳中为5—10克/升。这些母乳低聚糖能够耐受胃肠道消化酶,并作为结肠发酵的底物,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增强婴儿免疫力。而牛乳、羊奶等由于不含低聚糖,以之喂养婴儿,肠道菌群组成为低双歧杆菌、高致病菌,婴幼儿肠道吸收能力差、容易腹泻,经常便秘,免疫力低下。
母乳低聚糖的重要作用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母乳化发展指明了道路。益生元类物质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能起到模拟母乳中母乳低聚糖的作用,有助于培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提升婴幼儿自身免疫力。因此,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益生元已成为一种共识。
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卫生部食品类别中属特殊膳食用食品。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益生元施行准入原则,即只有经过卫生部评审、公告为营养强化剂的才可以添加。
从2007年开始,卫生部陆续公告了4种益生元类物质可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它们分别是: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2号);棉子糖(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低聚果糖(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低聚果糖(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其中,低聚果糖前后有两次公告,这是因为两次公告的低聚果糖的原料来源是不同的。作为商品的低聚果糖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中国以至于亚洲地区普遍生产的以蔗糖为原料的低聚果糖,二是主要产于欧洲的以菊苣为原料的低聚果糖。2009年公告的是以菊苣为原料生产的低聚果糖,而2012年公告则增补了以蔗糖为原料的低聚果糖。目前,生产菊苣低聚果糖的主要企业有比利时的ORAFTI、Cosucra和荷兰的Sensus;以蔗糖为原料生产低聚果糖的企业有日本明治制果(Meiji SeikaKaisha)、韩国CheilFoods and Chemicals及位于广东江门的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量子高科作为国内低聚果糖产量最大的公司,将其生产的低聚果糖P95S产品(低聚果糖含量≥95%)申报为营养强化剂,获得公告并取得生产许可证,使两种不同来源的低聚果糖都可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
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展望
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极大变化,在饮食习惯上倾向于较为精细的主食及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膳食纤维的摄入过少。加之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人体微生态失衡状况极为普遍。